项目介绍

Project Introduction

建设大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。1934 年,中国通商银行因外滩 6 号的楼房不敷使用,决定投资 210 万元在今江西中路 181 号址建楼。这片建筑地皮原是茂盛洋行的房地产,最终由英商新瑞和洋行精心设计,华商镶记营造厂负责承建。1936 年 7 月,这座 17 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厦正式竣工,建筑面积达 11757 平方米。然而,1935 年中国通商银行因滥发银行券引发挤兑风潮,在中央银行垫资平息风波后,银行资金紧缺,不得不将即将竣工的大厦以 150 万元卖给国民政府财政部控制的中国建设银公司,大楼也由此定名为 “建设大厦”。

建设大楼

建成后的建设大楼,底层成为邮政储金汇局营业厅,三至九层由中国建设银公司自用。其西部被上海市警察局使用,东部在 1945 年出租给美国驻沪总领事馆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2 年起该楼收回国有并由市房管部门管理,如今它已成为市级历史建筑保护单位。

从建筑风格来看,建设大楼极具特色。设计时,为了与马路对面的汉弥尔登大楼、都城饭店大楼的外观相协调,其立面造型以竖直线为主,建筑上部逐层收缩,充分体现了现代派简洁明快的风格。建筑正面入口呈内凹处理,让出部分转角路面作为环形车道,沿江西中路一侧 10 层辅楼作一字形布局,既实用又美观。

在建筑细节上,建设大楼同样毫不逊色。如今,当人们漫步江西中路,修缮一新的建设大楼那挺拔的竖向线条格外引人注目。大楼的外墙材质与工艺历经岁月洗礼,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。而入口处的黄铜旋转门,更是成为了大楼的标志性细节之一,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精致感,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

近年来,为了让这座历史建筑更好地焕发光彩,相关部门对建设大楼进行了精心修缮。此次外立面修缮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,尽可能按原来的材料、原来的工艺进行,以最小干扰为原则,力求达到和原有建筑接近的效果,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原始风貌。例如,外墙清洗采用循环调压冲洗,避免使用打磨或对墙面有腐蚀污染作用的化学剂,对于个别污渍较严重处,采用特殊墙面中性清洗剂结合压力水的方式清洗。在大面积清洗墙面前,施工人员还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,经试样确定清洗材料和工艺,符合要求后才全面施工。对于保护要求高、细部、纹理、雕饰等,采用低压水枪喷雾清洗墙面,最大程度重现老建筑的古韵风华。

如今的建设大楼,不仅是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建筑,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者。它周边金融机构林立,与上海银行(黄浦支行)、天津银行(汉口路支行)等众多银行相邻,处于外滩商圈这一重要的商业金融区域。同时,这里交通便利,靠近轨道交通地铁 2 号、10 号线南京东路站,步行仅需 8 分钟。其周边还有众多酒店、餐厅,为商务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上海建设大楼宛如一位优雅的长者,静静地伫立在黄浦江西岸。它融合了历史与现代,以独特的建筑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,成为了上海城市风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


交通位置

Transportation Location

地铁: 距离2、10号线南京东路站500米

机场: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2公里,驾车需50分钟,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5公里,驾车需30分钟

火车站:距离上海火车站4公里,驾车需要15分钟,距离上海虹桥火车站19公里,驾车需要35分钟

建设大楼位置


房源信息

Housing Information

联系方式

Contact Information

电 话:021-5890-9295

手 机:136-0198-7045

地 址: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181号